我们的主在祂的时间与疆界里接去了祂所爱的、爱祂的,也是我们所爱的余洁麟弟兄。

追念余弟兄,非笔墨言语能表达。弟兄留给我们的不只三尺讲台上的丰富、带领,不尽的还有他讲台下生活的榜样、牧养。

余弟兄倾其一生在主恢复的职事里。2020年3月14日,他在吴弟兄追念聚会里说:“有成跟我是在80年代初期,一起进到这份服事里面。从头一天开始,我们两个彼此都是很清楚很清楚,就是我们的负担不是要讲道、开特会,而是要把人带到职事的丰富里面。有成是在东方,我是在西方,这是我们共同的负担。”

追想2001年3月1日开始至今这近20年的文字服事,受益于两位弟兄推广这份职事的负担、帮助,不配地得了这服事的恩典。李弟兄说:作文字工作需要有异象,有耐性,有恒心。在全时间服事主的事工上,文字工作乃是超等的,因为这份工作是普遍而永存的。余弟兄有机会就鼓励加强我们的配搭服事,传输职事文字服事的异象、负担。他在被真理构成、推广职事、文字上给我们留下了无以替代的榜样。在那些数不清的交通、教导、带领、牧养之中,有几段难以忘却的怀念。

席间的关怀
一次在安娜翰训练期间,文字办公室服事者受邀跟弟兄们用餐交通,我坐在余弟兄旁边的餐桌。席间听到他问白弟兄,我的弟兄是哪一个,是否做事,做哪方面的工作……短短几个询问,让我这个初入文字服事的小姊妹,敬畏中感觉到余弟兄在暗暗关心每个服事者的生活、家庭,如今回味,仍被牧养。

生命的旅程
 
 

2011年4月18日至5月1日,余弟兄带东西两岸简体文字及学人学者服事者去以色列游历,这是一次难忘的考古、历险、生命之旅,更是一段近距离认识余弟兄的日子。

余弟兄第一天就提醒我们:可以拍照,录影,但这些很快都会过去。唯有我们在主面前的奉献,蒙主纪念,存到永远。

余弟兄用14天带我们从创世记走到四福音书,他收集大量历史地理资料,结合相关圣经、职事信息,精心安排每日的行程:地理线中有历史线,重要的是贯穿了一道生命线。弟兄不辞劳苦,给我们每早晨有开启,一天中传输,晚上总结,他抓住一切机会,把大家带进职事的丰富里。他嘱咐我们:以色列之行是知性、也是感性之旅,第一要用心思(读材料),第二要用情感(把感觉摆进来),第三要祷告、唱诗,操练灵。每早晨,余弟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:Do you have fresh consecration today? 在余弟兄全人里面所充满的是圣经、诗歌、职事话语,丰富、活而动的生命经历。

 
余弟兄带我们从加低斯巴尼亚旷野回来的晚上,他总结说:我们经历神是在生活里。希伯仑,山地的最高点,有亚伯拉罕荣耀的代求;別是巴,水平的,平常的生活,要靠主的恩典经历主,经历垂丝柳树。埃及,更低。召会生活不是天天在希伯仑,但若没有希伯仑的生活,就很容易掉到埃及。我们的人生也是经过旷野,不怕没吃,神赐吗哪;不怕没喝,磐石出水,就怕我们不信,导致倒毙旷野。基督徒的生活靠主的恩典,借着主的话。
 
生命的解答
 

在我们认识主,爱主,事奉主的路上,有许多的站口。临行前,我刚好经历一个站口,让我几乎怀疑所在的召会生活,不知如何往前,甚至旅程开始一周了,天天祷告奉献,都无法释怀。

第七天吃午饭时,我一个人独坐,默默思想,突然感觉有人进前来,我抬头一看:呀!是余弟兄!他轻轻拉开椅子坐下,我小心翼翼地向他打招呼说:余弟兄好。他回问好,谢饭祷告后,用他特有的香港普通话语调问我:睡得好不好?……你弟兄好吗?……孩子听不听话?…… 我一一回答他,里面深感被关切。余弟兄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和蔼可亲,他抓机会牧养我们这一团32人的每一位圣徒,供应我们属灵的丰富。之后就聊到我正经历的难处,余弟兄当时沉思一下并没有立刻给我解答,只说:都会过去的。

第二天早晨,离开耶路撒冷去加利利的途中,余弟兄交通到倪文集11-3《神的得胜者》,得胜者的工作: “……许多人,不是不顺服,乃是不够顺服。不是不出代价,乃是出得不够。不是不出钱、不出兵,乃是出得不够。(路十四25~35)未经过十字架,就不能到客西马尼。不经过十字架的对付,就不能说,‘愿你的旨意成就。’许多人喜欢亚伯拉罕的蒙召,不喜欢摩利亚山上的奉献。……”余弟兄每天在途中的车上都给我们讲解职事的话语,古圣先贤的事迹,有灵有生命从他的供应里溢出来,吞灭死亡,就在那时,我不知不觉过了那个困扰我的站口。直到如今,仍得帮助,也帮助了别人。

生命的选择
 
 
在加利利的晚上,有一对当地的圣徒与我们相调,非常甜美。余弟兄开头作了他个人跟随职事的见证,“我在主的恢复里长大,父亲是倪弟兄的同工,母亲是传福音给李弟兄并带他归向主的姊妹带得救的。但从小对这份职事没有多少的兴趣,直到16岁那年,我记得很清楚,我是在洗手间里读到倪弟兄的信息A Righteous Man Who Has Failed《一个失败的义人》,是关于罗得的一篇。我深深被吸引,竟然有人能这样解开圣经!我开始非常寻求。每天早晨到公园去跪下祷告,半年之久。于是我非常清楚地得救了。不只如此,我有一个心愿,就是服事主。倪弟兄说他得救的日子就是他跟随主的日子。而对于我,不是要认识救主,我早已认识了,对我最重要的是我是否对主认真。这就是我属灵旅程的开始。
 
1969年主带领我到美国。我去美国不是要受教育、过好日子,主呼召我,因为洛杉矶那里有主的行动。李弟兄的职事正在大复兴。所以我很想去。我听说了,就想亲自去那里。我当时19、20岁,父母赞同,希望我跟哥哥一样。一天晚餐时候,我在餐桌前跟妈妈说,我去美国不是要跟随哥哥的脚踪,我去是要跟从主,所以不能拿家里一分钱,妈妈问:那你从哪里弄钱呢?我说不知道,我要跟随主。所以我祷告,那是个周四的大清早,我起来祷告,打开圣经,读到马太20章那里主呼召人去祂的葡萄园做工的比喻。……13节说:朋友,我不亏欠你(那时没有恢复本)。我跟主说:主啊,如果这是你向我说的话请你在一周之内给我预备我所需要的钱,因为十天内我就要上飞机了。我祷告后很平安。六天过去了,没有钱来。第七天早晨我在祷告的时候,有人从窗户塞进来一个信封,我打开一看,里面有钱刚好够我买机票来美国。我很开心。来到美国,更多地认识明白倪弟兄李弟兄的职事,以致后来全时间服事主。“ 余弟兄是这样寻求主、跟随主的行动的。16岁就开始珍赏主恢复的职事!用他信心、祷告和奉献的经历,告诉我们什么是信心、祷告和奉献。
 
让人得生命
 
 
旅程的第十二天是周五,白天去了伯大尼。因为晚上我们要去客西马尼园祷告,午饭后大家回旅馆休息。和往常一样,六点半吃晚饭,众人都到了,唯独不见余弟兄,有弟兄打电话到他房间,无人接,我们说:余弟兄也许在禁食祷告吧。当我上车前看见他时,弟兄显得格外严肃。与平日不同,在去客西马尼途中,他交通的不多,深而沉重:没有一个人的奉献比得上主的奉献,祂是将命倾倒。……主拣选的不是受苦,乃是父的旨意。相信余弟兄效法了我们的主。
 

倪弟兄说:“神的得胜者所作的事,就是站在基督的死上,好叫别人得着生命。圣经的话必须先实验在我们身上,以后我们才能传扬。真理的光必须先在我们身上成为生命,以后才能在别人身上成为光。神先叫祂的得胜者看见一个真理,叫他们证实这个真理,好得着一些人来顺服这个真理。” 余弟兄就是这样一个看见真理、证实真理、让人得生命的得胜者。站在约但河底的人,会在别人身上创造出追求的心。

余弟兄“站在河底,别人就得以过约但河去得胜。”
……
这一周“我追想这些事,就倒出里面的魂。”
主啊,“你这住在园中的,我的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,求你使我也得听见。我的良人哪,愿你快来,如羚羊或小牡鹿在香草山上。”(歌8:13-14)

梁燕姊妹 12/25/2020

最后修改日期: 2020年12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