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養的榜樣
一般人對余弟兄的認識,大多是他對主恢復的各面那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。然而,很少人認識他在平常生活中,對軟弱肢體的柔細眷顧。
2005年我弟兄被主接去,帶著九歲的兒子,我們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安那翰。蒙主憐憫,不久後有機會配搭於學人學者的服事。因着以往曾在臺灣福音書房配搭,我和余弟兄算是舊識。雖然我們沒有太多的交通,但當他知道我的情況後,就約小兒到他家。一進門他就問小兒喜歡吃什麼,我告知他喜歡吃冰淇淋,他就立刻請他姊妹去買冰淇淋。隨後又問小兒有什麼興趣?我告知他喜歡下西洋棋,他就說他也喜歡,於是就陪著小兒下西洋棋,並囑咐我隨後再來接孩子。那時余弟兄身體不太好,還在養病,所以我不敢耽誤太久,大約過了三十分鐘就來接小兒,沒想到他們還在下着棋,我在旁邊等了一會才結束。臨行前他很親切的告知小兒,隨時都可以來,喜歡玩什麼儘管講。
此後還去了好幾次。隨後小兒因學校有比賽,功課忙,就沒再去了。而我一年後為了要在家專心照顧小兒,也辭去了學人學者的服事。但那一段日子裏被顧惜、被牧養的深刻感受,卻永遠都不會忘記!相信主已把這一切記在生命冊上。
幾年後,我帶了一對韓國夫婦去見余弟兄。他們原本對華語一竅不通,然而,當余弟兄向韓國聖徒呼召,到中國那荒蕪一片的校園去傳福音時,他們就毅然放下一切,帶著一對兒女前往中國。他們在校園附近租了房,就開始到校園裡傳福音,請學生到他們家吃飯。經過了一番的篳路藍縷,他們家開始常年不斷的,天天有幾十位學生到他們家吃飯,有些甚至住下,一切免費。這些學生當中,漸漸的有人開始愛主,奉獻給主,甚至參加全時間訓練,結訓後還回到當地,效法他們把家打開服事主。過程中,這對韓國夫婦因在韓國的事業受挫,斷了供給,但他們仍然憑信服事,不斷的經歷那又真又活、信實之神全備而即時的供應。余弟兄聽了他們的見證後,非常感動,也非常喜樂;此後也不斷的關切他們。
數年後,這對夫婦的兒子長大了,來美國上高中。感恩節時,余弟兄邀請他到家裡吃飯,對他噓寒問暖。那時余弟兄的身體更差了,東西吃得慢,也吃得少。
對職事珍賞與忠誠的榜樣
飯後,余弟兄拿起一本破舊的小筆記簿給我,讓我把其中的筆記讀出來。我實在辨認不出那些字到底寫的是什麼?字跡潦草還夾雜著許多草書,我努力了很久,連一句都讀不出來。這時,余弟兄才告訴我,這是魏光禧弟兄當年參加倪柝聲弟兄聚會時,匆匆記下的筆記;他就是從這些筆記,整理出一篇篇、充滿亮光與啟示的信息。我既詫異又佩服,這是何等艱巨的神聖工作!若不是出於對這份職事的珍賞與忠誠,又怎能堅持到底?這叫我對現在垂手可得,充滿神聖啟示的信息,充滿珍惜與感恩!
余弟兄曾說過,人的一生必須活得有意義!他的一生實在太有意義了,無論是生活或工作,他都活出基督、供應基督,其榜樣與價值,將被記念直到永世!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