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孩子提摩太,我照從前指著你所說的豫言,將這囑咐交託你,叫你憑這些豫言,可以打那美好的仗,持守信心和無虧的良心」提摩太前書1:18-19上
其實我今生,若嚴格來說,只能算跟余弟兄親自見過兩次面,而這兩次的會面,也就影響了我目前的服事。
第一次,我見到余弟兄,大概是在2011-12年間,那時我身為全時間,服事青少年專項,那次的青少年特會,特別請到余弟兄來分享。而那時,余弟兄就有負擔對著青少年說,盼望他們個個都作網路福音祭司,在網路上傳揚福音,如何善用現代科技網路,來為著召會生活。
我還記得當時,因著青少年他們三天都在聚會不太容易,總是有點吵鬧。那時常在一個混亂的情境中,一隻耳朵聽信息,另一隻耳朵聽青少年抱怨,還要眼睛盯著有沒有人趁亂偷跑,是相當分心的狀態。
雖然是這樣的情景,但神卻憐憫了我,讓我的靈甦醒,神藉著余弟兄的信息,揭開了一切遮蔽的帕子,打開了我的眼睛,讓我看見一幅未來的召會生活,與未來世界的異象。
余弟兄真是位非常有遠見的弟兄,那時網路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。但我好像透過余弟兄的眼睛,已經看見將來的網路世界,以及網路能夠怎樣影響我們生活,跟我們應該如何善用這項科技,讓福音與召會生活,可以怎麼跟上這個時代再往前去。這顆種子就在那時,種在了我的心底。
因而,那聚會結束後,我提的第一個建議,就是如何運用網路,直效地連結青少年,並同時推動青少年服事者,來加強青少年服事。同時,就在2013年底睽違十幾年才舉辦一次的全台青少年大會,我們就照著余弟兄的建議,善用網路,製作圖文、影片題材,運用社群媒體,鼓勵青少年個個作福音祭司,進行了大力地推廣。
之後,進到台北市召會資訊中心服事,當時我亦秉持同樣負擔,善用網路的力量,推廣真理並補強召會生活,打破所有區域的限制,讓各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相調在一起,建立了好東西集散地。這樣的負擔,也有許多弟兄姊妹皆有同感,現今紛紛成立頻道,製作召會生活內容。而今,進入水深之處服事,面對更大的魚群,無論是福音朋友或慕道友,或者一般基督徒,也是盼望能運用網路,得著更多的人以及傳揚真理。而這一切成果,現在回想起來,其實都來自於余弟兄那時的交通,那顆種子種在我的裡面,如今成了這一切。
另一個,則是真理辯證的負擔。當初一開始是因著訓練教師周復初弟兄,說到為著真理辯證,需要有弟兄姊妹,專特地為著這樣的服事擺上,於是就奉獻自己投身其中。因而2014年,我也就到了信仰研究學會。
那時,信仰研究學會與臺灣福音書房,正在台北信基大樓舉辦以色列死海古卷展。余弟兄也特地來到了台北,我難得看到了余弟兄,便抓住機會要求合照一張。余弟兄就如聖經說的「謙讓宜人」,當場就爽快答應與我們合照一張。沒想到居然就這樣,成了此生唯一的一張合照。
那次的以色列死海古卷展,因為在台灣是空前舉辦,各基督徒團體紛紛前來參觀,甚而許多基督教的媒體,也來採訪拍攝報導。亦有許多福音朋友好奇前來,就在這樣的展覽中認識聖經,產生對信仰的興趣。這展覽不僅闡明聖經的價值,還舉辦多場研討會,推廣主恢復的真理與恢復本聖經。來自全台各地渴慕的人群,大排長龍的參觀人潮,還一直延伸到場外,總計有數萬人次參觀。以色列死海古卷展,這麼大型的計畫,亦出自余弟兄的想法。我那時深覺,若有甚麼符合聖經說到「有心中設『大謀』的」,那個「大」到底是怎樣的程度?那麼我想應該就是這樣驚人的規模。
而後,我也才明白,原來真理辯證的起始負擔,也是余弟兄致力推廣,為著主恢復的真理能夠辨明,不只為著廣大的基督徒世界,更是成為主恢復的國防與治安。那時余弟兄也鼓勵我們,要專心致力於主恢復真理的辯證,我們彷彿就是那信仰堅立不動搖的衛兵,要用筆桿跟文字,跟其他人打真理的仗,直到全部得勝。因而現今,我還覺得提前三章十五節這句話,特別動人:「倘若我耽延,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;這家就是活神的召會,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」。
我這一生,其實跟余弟兄並沒有深交與接觸,但居然就在神這樣多方且奇妙的安排下,隨著余弟兄兩個負擔的腳蹤往前行,進而影響了我的人生方向。
如今回想,若我有些甚麼恩典,若有甚麼能服事的,其實都該感謝余弟兄,實在是他引領了我的人生,謝謝您。
也謝謝余弟兄的家人,是您們默默的扶持,一直支持著余弟兄,讓我們也能享受他豐富的供應,謝謝您們,求主記念您們的勞苦,並求主親自成為您們的安慰。
台北市召會 鄭伊芳姊妹